文人画的提出者陈师曾-318艺术网-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传播平台
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经典鉴赏 近现代
文人画的提出者陈师曾

文人画的提出者陈师曾

2018-03-16 17:21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王桂芳      浏览次数:6815

从今天开始,318艺术网向大家逐一介绍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画家,以及他们在中国美术史上的贡献,他们的艺术创作都深深影响了现在的学院原创艺术,并为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318艺术网向大家介绍辛亥革命后进京的画家之一陈师曾,他和王梦白、陈年等人将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大写意画风带进了北京。

 

陈师曾介绍

陈师曾(1876—1923)年,名衡恪,以字行,号槐堂,又号朽道人。江西义宁(今修水)人。祖父陈宝箴官至湖南巡抚,因力赞新政在戊戌变法时获罪革职。父亲陈三立(字伯研,号散原)是近代著名诗人,官至吏部考功司主事,因参与戊戌变法获罪,后移居南京。陈师曾幼承家学。1884年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1900年毕业后留校任陆师学堂总办。1902年被选送日本留学,初入弘文书院,与鲁迅结为挚友。1906年进日本高等师范博物科,与李叔同关系密切。1910年归国寓居上海,结交吴昌硕并得其艺术指点,由是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1913年9月被教育部聘任为编审,在北京与鲁迅交往甚密。在教育部工作期间,曾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及女高师的博物教员,1916年兼任北京高等师范手工图画专修科国画教员,1918年应蔡元培之聘任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受聘为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同年春金城组织中国画学研究会,他作为发起人参加。陈师曾的美术活动集中在他37至47岁的最后十年。

十年中陈师曾做了大量工作。他帮助齐白石并促进了齐白石绘画风格的变化;绘制《北平笺谱》并为同古堂墨盒盖设计新花样;在对传统绘画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撰写《中国人物画之变迁》、《清代山水画之派别》、《清代花卉画之派别》、《中国画小史》、《中国绘画史》、《文人画的价值》等多篇专论,其中尤以《文人画的价值》影响最大,因为他没有延续革新就是学西画的路子,而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国绘画传统上做文章,提出文人画之完善在于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要素高度结合的观点。他的作品《读画图》(如下图所示)、《北京风俗》、《庭园小景》都是这一思路的可贵尝试。


《读画图》,陈师曾,1917年,纸本设色,87.7×46.6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318对《读画图》的作品赏析


《读画图》轴自题:“丁巳十二月一日,叶玉甫、金巩北、陈仲恕诸君集京师收藏家之所有于中央公园展览七日,每日更换,共六七百种,取来观者之费以振京畿水灾,因图其时之景以记盛事。”
自题中的“丁巳”为民国六年(1917年),此图的创作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1917年,国内发生水灾,北京一批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大行义举,在中央公园即现在的北京中山公园举办展览,筹款赈灾。展览汇集作品六七百件,规模相当可观。自题中提及的三人都是当时北京文艺界的领袖级人物。画家身临现场,将自己看到的画展场景从第一视觉的角度如实地记录,真实生动,具有接近新闻照片一样的写实性。画面上社会各阶层人士汇集一堂,气氛热烈,有穿长袍马褂的老少国人,也有西服革履、金发碧眼的西洋人士,还有身着洋装的时髦女郎,人群排列错落有致,形成一定的空间层次。
画中人物的面部用笔简洁随意,带有些漫画色彩。作者省略了线条,直接用大块墨色塑造人物的形体,短促细碎的线条只在局部作些勾勒,此外还用接近“飞白”的手法表现物象受光面的明亮部分。这种对线条的省略和对光线的感受及表现与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有着很大的不同,由此可以看出陈师曾的西画造诣。《读画图》以传统的命题,新鲜的内容,中西合璧的技法诠释作品,体现了陈师曾富有创造性的绘画实践和探索。


318小结

陈师曾的作品比较多的是大写意花卉画和一些山水画。梁启超曾对他有极高的评价:“无论何种艺术,不是尽从模仿得来,真正不朽之价值,全在个人发挥创造之天才。此种天才,不尽属于艺术方面,乃个人人格所表现,有高尚优美的人格,斯有永久的价值。试看过去美术家,凡可以成为名家,传之久远,没有不是个人富于优美的情感,再以艺术发表其个性与感想。过去之人且不论,如今有此种天才者,或者甚多,以所知者论,陈师曾在现代美术界,可称第一人。”吴昌硕也褒扬陈师曾“以极雄丽之笔,郁为古拙块垒之趣,诗与书画下笔纯如”。总之,陈师曾具有深厚的学养和书画根底,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很强,其作品笔墨之老到、形象之生动、格调之高雅,在当时是不可多得的。

分享到:
[下一篇] 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
[上一篇] 美国 怀乡写实主义画家 怀斯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