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 报道 | 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12月在深启动——“新时代 新生活”为主题-318艺术网-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传播平台
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艺术资讯 焦点要闻
318 报道 | 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12月在深启动——“新时代 新生活”为主题

318 报道 | 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12月在深启动——“新时代 新生活”为主题

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召开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

2018-11-06 22:03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谢云婷      浏览次数:31771




今年创意12月 ,深圳将迎来“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这一盛事,为了保证大展顺利举行,2018 年11 月6 日,大展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和公共艺术及相关领域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家出谋划策,为大展全面进入冲刺准备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前两届大展引发广泛社会影响


作为中国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深圳在创意设计领域始终不懈探索、勇于创新,先后设立了“平面设计在中国”、“工业设计市长杯”、“ 创意设计新锐奖”、“ 深圳时装周”等在国内外专业领域产生广泛影响的活动,承办了第九届、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展。2013年,文化部在深圳举办首届中国设计大展,获得圆满成功,更是对深圳多年来创新环境和设计发展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对深圳进一步形成创新文化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设计大展是由原文化部发起举办的设计类国家级展览项目,也是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国家级展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三年一届,首届中国设计大展于2012 年12月至2013年2月在深圳市举办,展览以“时代·创造”为主题,展示中国设计的整体形象,搭建国家级、综合性的设计类展览和研究平台,在业内获得一致好评,并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在认真总结首届展览成功举办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将公共艺术的内容纳入到整体框架之中,以专题展的形式来呈现,展览定名为“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于2016年1月至3月在深圳市举办。展览以“设计·责任”为主题,关注和倡导设计与公共艺术的社会责任及其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思考。




【本届以新时代 新生活为主题


“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大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将于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3 月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展出。

本次展览分为主题展览和学术论坛两大部分。主题展览公开征集和提名推荐的方式广泛挖掘2015 年至今设计和公共艺术领域的优秀案例。其中,设计涵盖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和跨界综合设计等各个门类。展览围绕主题,以问题为导向,在理念上将设计和公共艺术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总体框架中,关注设计和公共艺术的社会责任和文化内涵,凸显创新引领与生活关怀的价值理念,揭示新时代中国设计与公共艺术的总体面貌,以及解决问题与价值引领的途径与方式。

大展学术论坛将围绕主题,从设计和公共艺术的不同角度,深入探讨新时代条件下,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创新发展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等方面的创新探索和实践经验,为新时代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据悉,第三届大展以“新时代 新生活”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强调了设计的文化使命,体现了设计文化的新思考。本届大展必将更为深入地促进设计与社会的融合,让深圳这座城市更加充满生气和艺术气息。大展正是深度贯彻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力求把深圳建设成为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强市,通过系统谋划,扎实推进,提升城市的精神气质和市民的良好素质,本届大展必将为此做出重要的贡献,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

策展团队阐释,“新时代 新生活”为主题创造美好生活,已成为“新时代”的共同追求。中国设计如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何种方式满足各个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如何贡献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致力城乡营造、建设美丽乡村?如何参与大国智造,通过衣食住行服务民生?如何追踪科技最新发展,在世界设计前沿讲述中国故事,提出中国方案?如何彰显文化自信,在生活方式上建构自己的价值?这些问题,都将是中国设计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需要面对、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也是走进新时代中国设计应担当的历史使命。




【大展进入冲刺准备阶段


据主办方介绍,从今年3月份召开第一次组委会办公室的内部工作会议,就标志着本届大展的正式启动。文旅部诸迪司长肯定了第三届大展延续第二届大展以来以“学术委员会+策展人召集+策展人团队+组委会办公室”的工作机制,同时提出了进一步的调整完善的建议。

5月到10月期间,在北京、上海几次召开专家论证会,从展览主题到办展的模式、工作机制等方面,广泛听取了意见,也达成了很多的共识。与此同时,组委会办公室集中人力做好大展的经费、会务、展览事物等统筹工作。

目前组委会办公室已全面进入大展的冲刺准备阶段,经费已经到位,将于11月15日前完成招标程序,以保证12月份马上进入实质性的工作实施阶段。




【会议纪要】

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挖掘好案例

当天的学术委员会会议上,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吕育忠,展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佳晨,中共深圳市委外宣办主任、设计之都推广办公室主任韩望喜,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钱强等领导嘉宾到会并致辞。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刘佳晨女士 发言

刘佳晨副秘书长衷心地感谢在座的各位专家对深圳文化发展的大力支持,她希望大家对深圳文化创新发展多提宝贵意见,预祝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取得圆满成功。




中共深圳市委外宣办主任、设计之都推广办公室主任 韩望喜先生 发言

韩望喜主任表示,深圳这几年都在致力于设计的建设,设计的基础是文化和教育,它要传达的是当代的价值观,这是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应有的文化和底蕴。




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 先生 发言

钱强副局长介绍了大展的筹备情况之后,认为有了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坐镇把关,就能保证了本届大展的学术品味和社会影响,也让大展真正地在中国当代设计艺术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更为深圳的城市文化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 吕育忠先生 发言

吕育忠副司长谈到,在这几年举办大展的过程中,主办方立足于当下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发展的现状,不断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推动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要想充分发挥出展览的作用,就需要纳入展览的案例能够具有很好的导向性、示范性、代表性。请各位学术委员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一方面要坚持严格的政治标准,另一方面要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把真正好的案例挖掘出来、展示出来。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范迪安先生 发言

展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这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大型展览,学术委员会在策展小组提出方案、案例的基础上,要更好地把握这次展览新的主题和内涵。深圳作为设计之都,本身就汇集了众多优质的国际国内资源。这个大展也是更好地观察和检阅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机。因此,这个展览要体现前沿性、体现创新性,也要体现亲民性、共享性,因为设计也好、公共艺术也好,毫无疑问要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密切地结合起来,和深圳这座城市正在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期待结合起来。

学术会员会会议上,策展召集人杭间、汪大伟介绍了展览前期策划情况以及整体构想和框架。各策展人按照顺序介绍案例推荐情况,各学术委员会委员就展览方案等发表了意见。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杭间先生 发言

设计部分策展召集人杭间认为,注重设计的文化思考,这是本次大展的重要出发点之一。从社会传播的角度来说。从设计展的使命来说,只有用展览的案例向社会传达了信息,产生了影响力,才会更有分量更有价值。




上海创意工作者协会主席、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 汪大伟先生 发言

公共艺术部分策展召集人汪大伟表示:这个大展与专业设计展有很大的区别,其它的更多是以专业设计的角度来阐述自己如何为社会服务,而本展是以案例的方式去描述这个设计作品,它更多的是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切入去解决问题。如何让观众能在看展览的时候对专业作品做更深入的解读,这就需要策展人要讲好故事,以进行最佳的传播。





据悉,策展团队将在会后根据各位专家的意见,对展览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完整的方案后,再次提交学术委员会审议,主办承办单位也将集成地为学术委员会、策展团队做好服务工作。




【专访】



范迪安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

范迪安先接受记者采访时,从三个方面谈设计大展:首先,中国设计大展的公共艺术专题展进行到第三届,从组委会到学术委员会,特别在策展的层面上都有着新的共识。中国设计大展充分体现,进入新时代,中国设计的新发展、新特征和新趋势。

其次,在前两届的基础上不断的优化结构、完善内容和展示方式,来体现中国设计的时代创新,城乡建设相融合的新趋势,使大展的品牌化程度更高、文化性特征更充分、时代特色更加鲜明。因此在展览的策划过程中,采取了科学有效的策展模式,这体现在:以“新时代 新生活”为总主题,并分为不同板块,每个板块用大量的丰富的案例作品来展示出中国艺术家的文化追求与学术理念。

最后,设计大展体现了设计与公共艺术服务的国家战略,这将检阅新时代以来的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的优秀作品,是提升社会生活的品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彰显文化自信的一次集合。在设计领域,以深圳打造设计之都为标志,中国的设计正在努力地走在世界的前面;在公共艺术层面,通过艺术家的努力,把城市建设、乡村建设更好地融汇在一起,来体现公共艺术在美化环境、促进社会和谐、体现人的关怀等方面的作用。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杭间先生接受记者采访谈到:此届设计大展是反映近三年来,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与设计博览会与院校举办的设计展等不同。行业市场,可能更注重在形式、社会服务、产业转型上等方面的探索,而我们则更注重设计的文化思考,这是中国设计大展最重要的一个出发点。

对于本次设计案例的呈现,杭间先生谈到,案例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对设计的认识,而每个人对设计的认识就千差万别,如何把握这些案例,如何把这些作品统一在一个有逻辑性有典型性的案例中,围绕“新时代 新生活”的主题,这实际上很考验每位策展人的策展思路和认识。如何让案例向社会传达的信息,产生的影响力,更有分量和价值,是值得深讨的问题。

作为召集人,杭间先生表示,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即为文化发展服务。例如:德国和日本设计,都对本国的现代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改造改进生活,来传达文化的价值。他希望通过这次的设计展,把三年来,中国设计师,乃至为中国而设计的全球设计师著名的案例呈现出来,让普通人看了以后,也觉得中国的设计有新的发展。相较于世界前沿,我们的设计在整体上仍处在一个追赶时期。最后,他认为设计大展如果要成为品牌性的展览,最重要的是设计文化的展现,通过案例来达成设计的文化影响力,达到我们期待的效果




汪大伟  上海创意工作者协会主席、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

汪大伟先生在采访中表示,在此次会议中,主要是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与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案例的组织,来回答作品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以及对今后在整个设计界可能引发的一些思考。此次设计大展中,把“新时代 新生活”走进新时代的中国设计,作为主题,并用九个板块去去陈述,组织150到200左案例,更加丰满地去诠释这个主题。

作为公共艺术部分的召集人,汪大伟先生分享了他在公共艺术的案例选择或策展思路:在此次世界大展公共艺术专题展的板块里面,分了三个板块——友好社区,是魅力乡村,以及品质空间,三个板块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切入到公共空间,公共文化和公共生活当中。他希望从中能够梳理出“用艺术的语言和方式如何去解决公共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来自社会转型、传统与当代之间转换、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等问题,他希望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提出一些解决公共问题的智慧答案。




王受之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当记者问到关于今年展览主题的命名时,王受之先生回到到,此次展览主题主要是和深圳市的领导和深圳的政府协商而定:作为设计之都的深圳,第三届大展以“新时代 新生活”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强调了设计的文化使命,体现了设计文化的新思考。此届的选题表现出一种国家意志,从第一届较为松散的状态到第二届案例的主题性阐述,到本次设计展,除了案例阐述以外,更多的是用新生活和设计之间的关系来表现一种国家的关怀。

回顾中国的现代设计40年,王受之先生认为,这段路程并不顺利,前三十年,在创造创意方面处于劣势,为“中国制造”,用他人的“制”,中国工厂完成“造”。因为我们的经济走的方法就是高速的先做出来,三来一补的去加工,然后才开始在创造,而在这个过程中又养成一些坏习惯,随手拿来,立竿见影,因而有大量的产品是拼接而成。他希望在此次设计大展中,我们既看到成果,也能看到教训,并从中汲取教训,下次做更好。




靳埭强  靳刘高设计合伙人、香港设计师协会资深会员及委员会顾问

靳埭强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社区的设计中,除了人文关怀之外,我们还需要关心整个宇宙,以及我们生活的整体环境,共同生存的万物。用创意设计来提升这个时代的人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后,在政府的支持下,从一个城市到整个国家,中国设计大展三年一届,总结三年成就,如未来发展的风向标一般。对于中国设计的现状,靳埭强先生认为,现当下的中国设计已具有普遍性,但相较于国际水平,我们还应多一些思想性和观念性的内容。对于记者谈到的艺术和设计之间的界线时,靳埭强先总结到,艺术家以自己的情感为主进行创作,而设计更多的是需要关心大众生活,关心万物整体的发展。




潘鲁生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潘鲁生先生在回到“以案例的方式来展示有什么优势”时,谈到:设计大展所展示的其实就是我们当下所关注的一种生活方式。案例的方式来展示的优势在于,案例本身有概念,有前沿性,也接地气。设计一定要关注,设计立于基层,服务民生,而案例能比较直接地说明设计师和消费者和厂家之间的一种关联度。这样的展示方式,能让消费者产生兴趣,更好的去解读设计服务于社会的基本功能。“新时代 新生活”的主题非常好,新时代的生活需要设计师的参与,设计师用设计引领消费,引领生活方式的规划。设计师不仅仅可以是一个艺术家,在某种方面,也可以是一个社会学、人类学某方面的专家,用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共同服务于民生这一重大课题。

当记者问道,中国设计大展对推动设计师行业的创业创造问题时,潘鲁生先生认为,无论是对于高等艺术教育设计教育,还是对产业行业的发展,设计大展都是一个可以交流、互动和展示的平台,它拉近设计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艺术设计并非都是设计师的事,其实也是消费者和厂家的事情。让三方在一个平台上共同参与设计,这对新生活规划是非常有帮助的。




孙振华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孙振华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这次设计大展是一个有探索性的展览,是最新的、最鲜活的公共艺术展示。让他感受最深的,就是深圳有一种多元化、多样性的氛围。过去的深圳文化可能更多的依赖于企业赞助,而近几年来,深圳文化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动向,就是城市社区居民,通过自发组织来进行文化的传播。社群社团的居民自主自发的活动,代表了深圳所孕育着的文化活力。此类文化活动和公共艺术的进行,预示着深圳文化新的爆发。其中,政府的决策与支持,对深圳文化发展有重要的促进、推动和引导作用。一方面,政府大力度的支持在公共文化的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文化主题活动,在深圳形成了“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文化生活新局面,如读书月等。这些都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深圳人的文化素养,增添了深圳向上生长的力量。




王绍强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东美术馆馆长

王绍强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中国设计大展已举办至第三届,这一届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新时代 新生活”,这次大展将展示中国的设计实力。对于记者提出“在挑选作品跟评判作品的标准上,有何倾向”时,王绍强先生回答:这次中国设计大展,它的整个主题与结构比较明确,因此,会围绕这个主题来挑选作品和设计师,首先,考虑作品的原创性与创新点;其次,能够反映“新时代 新生活”的特质,以大的方向来寻找设计师和实际案例。最后,记者问到“公共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区别以及设计和艺术的边界在哪?”王绍强这样答道:严格来说,公共艺术与当代艺术有所区别,公共艺术关键点在于服务民众生活跟城区发展来进行探索,形成一个对艺术生活的探索跟思考。但我们看到公共艺术领域,设计和艺术两者已经非常接近,二者横跨在当下设计跟艺术之间的边界重叠。设计有一个目标性与目的性,解决问题的方向性是很清晰的。艺术,它是在当代艺术里面一个问题意识,它会暗示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两者都是在从文化与实用中寻找平衡。



318艺术网
编辑部





更多艺术资讯,可关注318艺术网
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传播平台



分享到:
[下一篇] 征稿启事 | 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
[上一篇] 通过宋画 看宋趣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