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姆·基弗《新月沃土》上拍中国嘉德拍场-318艺术网-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传播平台
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收藏投资 艺术市场
安塞姆·基弗《新月沃土》上拍中国嘉德拍场

安塞姆·基弗《新月沃土》上拍中国嘉德拍场

2019-05-07 11:10      来源:中国嘉德拍卖      编辑:柳梦洁      浏览次数:4467

原标题:重磅推出西方当代史诗级鸿篇巨制—— 通往精神的纪念碑:安塞姆·基弗《新月沃土》

安塞姆·基弗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不仅在西方拥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传播和认同。基弗70年代曾师从德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前卫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无论是艺术语言还是创作思想都深受其影响。

基弗的作品素以面貌多变,深邃的思想性及观念性而享誉国际,曾有“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的称谓。他的作品不仅对战后德国的身份政治进行了灵魂式的拷问,而且将视角投向对更为广阔的人类文化命运的关照,以超越民族情结的普世深度而具有广为深远的价值和意义,其艺术创作为欧洲艺术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安塞姆·基弗 ANSELM KIEFER

基弗的艺术理念建立在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反思之上,他的作品常以圣经、北欧神话、瓦格纳的音乐和对纳粹的讽刺为主题,并大量运用油彩、虫胶、钢铁、铅、灰烬、感光乳剂、石头、树叶、黏土等综合材料去建构作品,完成视觉叙事,创造性地拓宽了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可以说基弗无论是在艺术情感、创作理念还是在创作材料和作品样式上都真正实现了19世纪理查德·瓦格纳的“总体艺术作品”的理想。其艺术创作在架上绘画、摄影、装置、雕塑、行为、综合材料之间自由的转换,贯穿其中的是他对历史、哲学、宗教和文学的思辨与诉求。在画面的形式表达上,基弗结合了具象与抽象、幻觉与物质性的双重性表达,使画面充满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神秘的探索意味,作品的呈现面貌也极具现代性。

然而,基弗的魅力远不止于“视觉”层面,而是借由视觉的表象引向历史的深处,直指人类灵魂最深处。基弗谈到:“我很了解历史,所以当我看到风景的时候,我不只看到的是纯粹的景色,还有战争和历史的痕迹。所以风景对我来说不是纯粹的风景。”他努力正视战争带来的黑暗,通过艺术揭示生命的毁灭与大地的荒芜,提示人们不能忘却的记忆,刺激人们的痛感神经,对此曾有评论谈到,“他努力正视纳粹时期的恐怖及德国的历史、文化和神话,并且希望为德国理想主义疗伤,助其复兴”。安塞姆·基弗是首位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的造型艺术家,该奖旨在奖励全世界在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并致力于和平的人士。评委们一致认为,安塞姆·基弗是一位“迫使所在时代面对那令人不安的废墟般的、瞬间即逝的道德信息”的艺术家。


安塞姆·基弗 《新月沃土》
2009年
布面 丙烯、油彩、虫漆、沙石
475×950 cm
发表:
《Karfunkelfee and The Fertile Cresent》,P74-79,Schama,Simon,白立方画廊,伦敦,2009年出版。
来源:现藏家购自伦敦白立方画廊。
估价:RMB 17,000,000-25,000,000

建筑的象征性

建筑是基弗作品中的重要主题之一,其重要性已为学者所共识:“对于基弗,书和建筑经营着两个平行的世界;两者都是功能强大的容器,记录着人类愿望的历史。”建筑不仅是基弗追忆历史和古代文化的载体,而且成为一个象征,彰显永恒与时间两者不可调和的矛盾的象征。基弗创作了一系列形状像金字塔又像砖炉的作品,源于印度南部砖窑厂砖块堆的体验,基弗赋予这些单调乏味的砖块以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痕迹,对砖窑厂的特殊感受使基弗用不同的方式来阐释砖块堆。此次上拍的《新月沃土》即是其中的代表作,堪称史诗级的鸿篇巨制,在基弗的艺术生涯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新月沃土》震撼的视觉场域

《新月沃土》创作于2009年,是一件四米七五高,九米五长的巨型画作,充满了宏大、壮阔、凝重的空间场域,具有强大的视觉力量。在这件巨大的作品中,基弗用布面丙烯、油彩、虫漆、沙石在画布上营造了一座宏伟的金字塔形建筑体。金字塔是一种永恒的象征,又像一座纪念碑。然而观者却不能将其与客观真实的功能性建筑联系在一起,因此它的意义是模糊不清的。


《新月沃土》局部图

整个画面的色调是棕褐色的,一块块砖石垒砌结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充满了画面的空间,画面只有一个主体物,基弗把精力放在对物体质感和一块块砖石的刻画上,砖石被描绘的极其逼真,整幅画作也是满满的厚重感。画面中除了砖石好像再没有什么其他东西,主体建筑的四面和顶端似乎冒着浓浓的烟雾,观者通过它的外形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或可猜测它是一个砖炉,或者一个毁灭的工厂,甚至是一个纪念馆。也许它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基弗用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形状告诉我们它耸立在此的意义。


《新月沃土》局部图

作品明显反映了基弗艺术视域的关键特征:“给日常生活注入一种精神的向度”。基弗在这里营造了一座精神纪念碑,对人类精神的某个层面进行了视觉表征,既可以看作是人类精神由内而外的一种物化展示,也可以看作是对整个人类精神或命运的历史性关照。正如他所言:“我是带着那些联系着我们的意识与经历的象征在进行创作的,这些象征也将同时引发出我们对自身思想的不断省思,”这是基弗典型的画面中多重意义的表达。由此可见,建筑在基弗的作品中是现实与历史,真实与幻象的交错集合。


安塞姆·基弗《诺托恩格》 1973年

废墟的美学形态

在基弗的作品中,废墟也是常常出现的主题。基弗对废墟的情有独钟源自二战给德国造成的物质实体和精神上的灾难。废墟是战争给社会造成破坏的最具冲击力的视觉体验,有效转化为基弗的图像资源,如安德烈·劳特温所说:“这些风景,以其破坏性和创造性的描绘方式,贯穿着基弗作品的全部。”在基弗看来,废墟是一种物质形态转换的过渡,既连接着过去,又预示着未来,因为他一直信奉《以赛亚书》中的一句话:“在你们的城市上面草将生长”。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先前的文化将变成一堆废墟,最后变成一堆灰烬,但精神将在灰烬的上空萦绕盘旋。”在基弗的作品中,“废墟”已超越了其物质形态的再现,而成为基弗艺术特有的美学形态和物化了的精神世界。无论其作品中的建筑、土地、星空还是塔,这些母题的背景皆以“化为废墟”或“置于废墟”的方式呈现。《新月沃土》这件作品也直指一种废墟的表现。一块块砖通过某种工序可以结构成教堂、房子等等人类文明所需的东西,而它又是脆弱的,因为战争或者拆迁的需要它又会被毁坏,甚至整个建筑物都会完全消失,在此基弗将一堆砖块与金字塔放在同一层面,获得更为广阔的讨论:短暂与永恒,物质与精神在废墟的状态中得到完美的统一。


安塞姆·基弗《玛格丽特》1981年

艺术在于媒介

艺术理论家柏林伯格提出“艺术在于媒介”的理论,强调了媒介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对媒介的强调实际就是对绘画物质性的强调。基弗绘画语言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对于材料的运用,不过材料在基弗作品中除了自身的物性以外,还被赋予了某种精神符号的象征。就《新月沃土》这件作品而言,为了强化废墟般肌理的效果,基弗在艺术语言上大胆创新,除布面丙烯、油彩这种常规材料外,还融入了虫漆、沙石,这两种异质材料在作品中的巧妙运用,使废墟的意象更加物质化、实体化,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物质实体感,这种真实感使观者在视觉和心理上形成意象的“废墟形象”并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进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并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作品既与自然有联系,又具有某种超越物质性的神秘感,体现出超强的象征性。对此,基弗曾谈到,“我把绘画当作对材质的检验。”他又说,“我觉得在物质中存在着精神”“当我使用稻草或铅等物体时,我发现这些物体的精神,我提炼它们并展现它们”。


安塞姆·基弗《20年的孤独》 1971-1991年

基弗站在德国历史文化的高度,通过作品反思历史,审视和追问整个人类文化命运,以一种“炼金术士”的态度追寻着历史与艺术交融的真相,在沉重的物质材料中寻找着抽象与精神性的东西。他将各种文化资源纳入视野,成为其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和图像资源。各种图像符号交织,形成复杂多义、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使其作品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美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H·H·阿纳森在《80年代西方艺术》中对基弗评价到“在安塞姆·基弗——出生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那巨大的黑色启示录绘画中,新德国艺术的游吟诗人精神犹如凤凰一样已经飞升到了辉煌的顶点,这不仅是对绘画本身的拯救,也是对艺术家既悲悯又赞美的文化的拯救。”


《新月沃土》震撼的视觉场域


318艺术网
编辑部


分享到:
[下一篇] 从服饰分析与比较,看《石勒听讲图》
[上一篇] 女博物画家玛丽·德拉尼(Mary Delany)的“花卉马赛克”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