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报道 | 2019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盐田分展场盛大开幕-318艺术网-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传播平台
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艺术资讯 展览现场
318报道 | 2019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盐田分展场盛大开幕

318报道 | 2019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盐田分展场盛大开幕

2019-12-24 16:04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柳梦洁      浏览次数:3945


展览现场

2019年12月23日,2019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下简称“深双”或“UABB”)盐田分展场正式开幕。盐田分展场以“对流城市”(City of Streams)为主题,分为“多孔而水平:未来的都市”“串流自然,逐水而居”“打开保税区”“盐田时刻”四个单元,从盐田本身的特殊城市背景出发,打开沙头角保税区与城市间的动能对流,结合“全球经验“和“在地对话”两个思考维度,奏响盐田蜕变的序曲。深圳市盐田区副区长周敏、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领导、华润置地及华润文体各领导、策展团队和参展人代表等出席了开幕式。



左到右:盐田管理局罗伟恩局长、梅沙海关洪鉴湖副关长、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和建筑设计处王丽华处长、盐田区周敏副区长,华润置地高级副总裁喻霖康,建筑策展人宝拉·维嘉诺(Paola Viganò),联合策展团队代表冯志峰,艺术策展团队代表薛峰

展览正式开幕前,参展人、多媒体艺术家王子月的跨媒介游戏剧场 ——“行走的建筑”, 为大众创造了一次切身参与到艺术创作的好机会,并为现场观众开展了一场特别的表演。开幕仪式于傍晚正式举行,首先由策展团队致辞。建筑策展人宝拉·维嘉诺(Paola Viganò)提出的“对流城市”不仅是一个展览,也是一个作品与大众之间的交互,一个全球性和在地性的交互。联合策展团队朗图建筑代表冯志峰说,盐田的独特区位优势,既是全球化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对流"的关键节点,也是深圳这座城市多样性的地理和生活方式的核心构成。艺术策展团队深圳艺术客厅代表薛峰则表示,“在地性”是盐田分展场深入探讨的话题,艺术家通过扎实而深入的在地考察,呈现出能够反映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作品。随后,华润置地高级副总裁喻霖康表示,希望此展可以给盐田和沙头角保税区带来无限未来可能的思考。最后,盐田区周敏副区长致辞,他说,“对流”是盐田的基因,也是盐田未来发展的策略。深双盐田分展场探讨了盐田当下在地性的内容,为保税区的转型升级提供丰富案例和多重视角,也为盐田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可能和生机。开幕式最后,知名新媒体实验室UFO展示了空间音视觉作品《凝视》《构建解构》和《时光错层》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开幕式现场

“多孔而水平:未来的都市”单元围绕建筑策展人宝拉 · 维嘉诺( Paola Viganò )提出的“城市的多孔性与水平性”理论,选取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城市的规划研究案例,以及中国水城和滨海城市等区域的探索发展案例进行展示,以全球经验为盐田的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串流自然,逐水而居”单元延续多孔性与水平性的理论,通过大量原创作品,寻找盐田与自然环境共存,尤其是水空间,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为盐田创作的展项《城市交互:盐田与大湾区的想象》、《边境远景》等与国内外案例相互对照,创造对话,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参考。“打开保税区”单元则通过对保税区内公共空间的改造,利用装置和活动,对未来城市更新与路网联通之前,预先提出创意思考。



盐田沙头角保税区

艺术策展团队围绕“多孔、水平和对流”的建筑词汇,以艺术的介入构建一种对盐田新的理解,尝试凝固一个“盐田时刻”。 本单元展项是建筑中的人文补充,艺术家在盐田摄取本地元素,把艺术作品背后的日常性、理想和精神,以及行动作为参照,对应被摄取的本地元素,拓展新语境,创造出与盐田对话的一种新文本。参展的八位艺术家通过深入考察盐田风土,从港口、渔业、工厂、城市空间等在地元素提炼创作灵感,将工业厂房化身成大型壁画作品,呈现本地独有的阳光与朝气。其中,艺术家毕蓉蓉的作品《关于连结的第C种方式——浮/引》重新诠释船与鱼网的力与美;艺术家谭荔洁的作品《天使在盐田》则呈现了保税区内珠宝工厂内的生产过程,用常民生活故事回应当代城市需要的人文关怀。

此外,盐田分展场还将通过实地探访、市民互动活动等途径,为盐田提供必要的知识与参考,探索沙头角保税区在升级转型后的城市空间形态;同时借由举办大师讲座,从宏观角度为盐田的发展方向建言,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关于这个展览,你需要了解的是  



朗图建筑RUA《对流》

对流城市

“对流城市”是重新发现盐田的机会,也是沙头角保税区蜕变的序曲。

三十年来,盐田港边的沙头角保税区,如同城市的心脏,开始把盐田送入世界经济的串流之中。今天,城市的升级再度启动,沙头角保税区要转身向市民打开,城市的动能将从各种孔隙流入。

沙头角保税区于1987年12月25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创立,并于1991年5月28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作为特区内首个保税区的沙头角,是特区发展过程中最早的对外开放贸易的区域,经历近三十年的历史变迁,面对当下“东进”“大湾区”“先行示范区海洋城市”等政策机遇,该区域急需升级转型。2019年12月底第八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开幕,盐田分展场选址于盐田综合保税区沙头角片区(以下简称“沙头角保税区”)。以「对流城市」为主题,“对流城市”呼应了本届深双主展场的主题“城市交互(Urban Interactions)——畅想未来城市无限可能“,“对流”是以交互的形式创造对话的过程,思辨我们共同的未来应向何处而去。展览将呈现历史与现代科技的交汇与冲击,打开沙头角保税区与城市间的动能对流,奏响盐田蜕变的序曲,同时期望以“全球经验”与“在地对话”两个思考维度,通过国际视野与实践行动共同打造从地方到世界的维度升级。



策展人宝拉•维嘉诺 现场导览

“对流城市”由三个团队共同策展。宝拉·维嘉诺带领的建筑策展团队提出“城市的多孔性与水平性”的理论,即当城市有了孔洞与水平的基底,才能创造对流。朗图建筑(冯志峰、周建杰、张道铭)作为联合策展团队,借由跨领域的策展,以建筑与城市领域为起点向外延伸,对盐田作为水岸城市独有的社会与生态议题进行初步探索。深圳厅(薛峰、林仰霖、朱春航)艺术策展团队与众多艺术家进行大量的现场创作,展现盐田本地的原生美感与人文关怀。



艺术策展团队薛峰 现场导览

对应展览结构的【多孔而水平:未来的都市】、【串流自然,逐水而居】、【打开保税区】及【盐田时刻】四个单元,展览整体上从“全球经验”与“在地对话”两个思考维度进行:第一个维度“全球经验”是指展览以世界性的目光,选取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巴黎、威尼斯、布鲁塞尔、安特卫普、纽约等规划研究案例(如宝拉·维嘉诺、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城市研究所等专家指路)。中国实践案例方面,则选取了中国的水城与滨海城市如苏州、威海、台州、三亚、金华、秦皇岛等区域的探索发展(土人设计案例专题)来展示。

第二个维度是“在地对话”,与全球城市经验对应的“盐田故事”也被放入世界城市的发展脉络中。参展人研究盐田独特的环境与背景,利用科技展现城市的多重面貌,并将现场观众的互动实时运算呈现,探索城市的未来。独家制作的展项《城市交互:盐田与大湾区的想象》、《边境远景》等与国内外案例相互对照,创造对话,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参考。八位艺术家深入考察盐田风土,从港口、渔业、工厂、城市空间等在地元素提炼创作灵感,工业厂房化身成大型壁画作品,呈现本地独有的阳光与朝气。《关于连结的第C种方式——浮/引》重新诠释船与鱼网的力与美。《天使在盐田》呈现了保税区内珠宝工厂内的生产过程,用常民生活故事回应当代城市需要的人文关怀。



毕蓉蓉《关于连结的第C种方式——浮/引》


毕蓉蓉《关于连结的第L种方式——收/放》

第一单元  多孔而水平:未来的都市

在大湾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2019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主题 -- “城市交互——畅想未来城市无限可能”-- 引发了人们对技术与城市关系的思考。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够为中心化、层级化的互动形式带来可能,在造福一部分人的同时也让另一部分人更加落后;同时,技术创新也能够打造去中心、包容性的互动形式,促进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协调发展。大湾区和盐田应该实现哪种互动形式?哪种互动形式能够更好地激发边缘地区和当地居民的活力?随着技术的进步,为了应对环境危机、社会不平衡、城市改造和可持续发展等挑战,我们应该设计什么样的空间?

为了设计未来大都市的城市、生态和技术转型,针对建筑双城双年展-盐田分展场,我们通过策展大量的项目和研究,提出了一个城市的愿景以及两个设计方向:多孔城市,水平都市圈。打造多孔城市,是促进不同元素在不同过滤层之间的流动、渗透、和关联。水平都市圈的空间设计强调分解市中心和边缘的对立关系以及不断极化的趋势,加强和支持各地区间平等的关系。展览主题旨在将城市本身看做一个可持续的资源,强调通过循环利用现代城市多样的空间,减少能源的使用,以应对气候变化;强调挖掘城市各部分以及整个都市圈的丰富性,使得各种城市和社会的组成部分能够和谐共存;没有郊区,没有被边缘化的地区,也没有从属与其他中心的附属区域,而是建设一种平等的宜居的城市空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旨在将多孔城市以及水平都市圈两大主题与大湾区和盐田的现实与未来联系起来。两大主题具化为四个话题:大湾区区域建设、可持续发展、公共空间和城市转型,展览项目和大湾区和/或盐田当前的规划实践围绕着四个话题展开讨论,激发观众对设计新思路的思考。展览带动了与观众各种形式的互动:观众可以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扫描二维码,参与畅想盐田和大湾区的未来,以实时信息图的形式展示出来,构成了展览的一部分;同期活动包括会议、辩论、工作坊和国际论坛,旨在鼓励盐田和大湾区部门、设计师、学者、专家、居民和其他主体的广泛参与,将战略作为思考未来、广泛讨论和各类项目的新起点。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第二单元 串流自然,逐水而居

盐田位于山海之间,它与水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形塑了这个城市的面貌。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尝试疏理,这样的面貌是怎么来的?对水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重视,又可以引领一个水岸城市往哪个方向走去?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上海民生码头水岸景观与贯通工程》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的《上海民生码头水岸景观与贯通工程》,为水岸空间提出一个实际的案例参照。这个项目把黄埔江沿岸的开放空间贯通为一体,城市空间的多孔连结,创造城市活动的对流。

水岸带来的可能性,还可以如同科幻小说的叙事一样精采。Form Axioms与SUTD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绘制无形:次协调、设计与虚构》,结合VR与AR的技术让我们看到同属东南亚海域里城市研究,在变幻莫测的自然条件下,如何与水共生。

我们关注的范围不仅限于建筑与城市的领域,也触及到生态学的领域。



白小刺的《鲸鼓》

英国建筑联盟AALU景观都市主义学的《在变暖的地球,与自然的设计》中,结合社会学,制图学,地理学等角度进行探索和研究,人类生产活动环节链中如何与自然物质形态产生变化及共存?南极的海洋生态,又与人类社会有什么样的关系?白小刺的《鲸鼓》,将海洋场景的镜头拉回我们身边,提出了深圳沿海鲸豚保育的迫切性。

沙头角的文化地理,让我们理解水岸如何桥接在地与世界。



握手302《岸线与边缘:水生金》

握手302的《岸线与边缘:水生金》,讲述了在过去海岸给予先民在此扎根的资源,以及向世界迁徙的机会。今天的沙头角有了保税区与盐田港,New Office Works的《盐田与集装箱》,展现一个由集装箱构成的独特地景,从这里运往世界的货物,藉由水岸,继续为盐田创造与世界的连结。

水与自然,是对流城市的动力。


展览现场


第三单元 打开保税区

对于很多盐田人,沙头角保税区是一个谜样的地方。总是听过这个名字,但却不曾踏进一步。然而它的存在,却对整个深圳有著很深的意义。

沙头角保税区于1991年正式设立,是我国最早创办的保税区。近三十年来,从这里制造与出口过无数种商品。到了今日,在国内与世界经济结构性的改变之下,保税区迎来升级改造的时刻。藉著这个契机,本届深港双年展盐田分展场也因此选在这里举办。

《打开保税区》邀请盐田市民走入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空间,藉著空间改造、户外雕塑、艺术表演与工作坊等等一系列的展演活动,让保税区能转身对市民打开,引入城市的街道活动。



毕蓉蓉《关于连结的第V种方式—层/叠》



王子月工作坊「行走的建筑」

我们希望借此机会带领民众认识保税区,也收集更多的改造意见。朱淑桢的《大湾区盐田新快活——沙头角保税区是市民的未来乐园》将以工作坊的形式邀请市民参与互动。

公共空间的改造一直以来是改变城市的第一步。建筑团队RUA ( 冯志锋、周建杰、张道铭) 的《对流》,将城市中的〝流〞化成可见的线条,将行人动线从入口引入到室内展场,沿途的户外家具为保税区创造可以停留的人行空间。Sam Jacob Studio《盐田城市家具》将保税区内的建筑元素,以雕塑形式转译为街道的家具,为千篇一律的厂房园区带来跳跃的色彩。


建筑团队RUA的《对流》

保税区的公共空间在此时也变成了超现实的舞台。白小刺的《鲸鼓》还原了2017年深圳抹香鲸搁浅的事件现场,凸显海洋生态保育的问题。吴珏辉与UFO的《凝视》与《构建解构》,在开幕式的当晚,用新媒体的声光表现呈现厂房建筑的无穷想像。

打开报税区的策展,期望在未来进行城市更新与路网联通之前,利用创作与活动,为这里预先提出创意思考。

第四单元 盐田时刻

盐田区是个20年的新区,沙头角保税区则建于1991年,是盐田城市发展的一个刻度,承担过时代的重任。盐田,是由不同时期的盐田时刻构筑而成,今天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展览和盐田的历史有关的? 在盐田又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当代展览?沙头角保税区是2019年深港双城建筑双年展(深双)盐田分展场,此刻,我们正在构建一种对盐田新的理解,艺术的参与是否能凝固成一个盐田时刻?这是此次展览《盐田时刻》的出处。

在大深圳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展览是否能推动和激活区域,必须要有持续的机制,具备在地的研究和讨论。深双盐田分展场需要有前后文的关联,形成盐田文本。深双2017年主题是“城市共生”,盐田分展场设在大梅沙村,是一次围绕“村是厨房”,关于城市改造更新的实践。2019年双年展主题是“城市交互”,盐田分展场展览根据宝拉·维嘉诺的策展概念,围绕着“对流城市”展开,建筑和艺术形态不同。建筑词汇“多孔、水平和对流”作为艺术策划的语意,为此我们提出2019年《盐田时刻》是建筑中的人文补充,艺术家在盐田摄取本地元素,把艺术作品背后的日常性、理想和精神,以及行动作为参照,对应被摄取的本地元素,拓展新语境,这是和盐田能产生对话的一种文本。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艺术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一种形式,本地已有的人文景观和新的艺术形式碰撞下,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形成的“在地性”特征,能促使艺术家在盐田生发什么样的作品?一个由政府、央企、创意体和工作室组成的协作体,在已有的认知和讨论下确定艺术的方案,艺术家对本地展开的考察、思考和作品制作,能否立足于本地文化景观的生产,成为盐田的新知识和新经验?这是“盐田时刻”艺术展览在地关系的讨论重点。


李景湖《彩虹》

展览是城市新文化知识的传播形式,如果盐田持续参与深港双城建筑双年展,那么盐田就建筑和艺术会生发一种新型本地文化现象,区政府主导的展览可以建设和保障盐田的公共文化交流平台,直到形成一种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机制。




  对话 2019UABB盐田分展场联合策展人张道铭  


左,宝拉·维嘉诺 右,张道铭


张道铭,意大利注册建筑师,设计博主,从事城市与建筑的跨尺度实践,关注当代前沿设计趋势。现为深圳朗图建筑RUA合伙人。

1.请策展人简述对“多孔与水平”理论的理解。

关于“多孔与水平”,我的理解是来自于本次展览的建筑策展人宝拉·维嘉诺( Paola Viganò) 和她过去的伙伴博纳多-赛齐 ( Bernardo Secchi) 这两位前辈,他们对于意大利的城市研究其实是非常有名的。他们之前在威尼斯附近的Veneto区域做了很长期的、针对那个地方的城市蔓延(Urban Sprawl) 的研究。Veneto区域是一个很大的平原,整个城市就是一个水平状的发展。所以在那样的一个城市蔓延的现象的背后,宝拉和赛齐归纳出一个理论——Tube & Sponge(管道与海绵),他们认为那个地区的城市空间的组成可以用管道跟海绵做比喻,管道(Tube)指的是高速公路与铁路,这些点到点的交通设施与城市肌理基本没有接触,所以称为管道;海绵(Sponge)泛指所有可以互相连通的城市空间,例如公园、小路、广场、绿带等等,这些中小型的城市空间构成一个绵密又巨大的网络。而关于“多孔”的想法,我认为其实已经在“海绵”的比喻里埋藏了线索。

之后在2009年他们做“大巴黎计划”的时候,我个人认为是把Tube & Sponge的想法再延伸、归纳出一个更完整的概念——就是“多孔城市 (Porous City)”。他们认为在城市里面需要有一些孔洞,不一定是一个圆形的孔,可以是一个城市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发生很多不一样的活动和承载各种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这些空间必须要容纳各种的“流”。 这个“流”包含了车流、包含了人流,还有包含了生物流以及生态廊道等等……所以我的理解是:“多孔城市”这一个概念,是想要解决今天的城市及城市群向外水平蔓延的问题。他们想要用这个概念来为水平发展的城市群,提供一个更有更有效率、更持续的规划思路。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也是把珠三角洲城市群连成一个整体,城市与城市间的连通将会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一个框架之下,我们希望借宝拉·维嘉诺的多孔与水平理论,来为我们大湾区规划框架提出另外一个思路参照。在这样的一个水平发展的超级城市区域里面,如何在未来做更好的规划。


展览现场

2.您的博客关于“大巴黎计划”的文章里提到与宝拉还有Lorenzo Fabian一起工作的经历,其中有一个细节“每一张图都要有设计感”,这也是盐田的策划文本给人的感觉。那么在设计图之前,在抵达沙头角保税区之后,现场实地探访的感受是什么?如何做现场调研的,有什么发现?

与宝拉·维嘉诺跟赛齐之前的工作的经历,对我的影响还蛮大的。尤其是在与他们合作的那5年的时候,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意大利人、意大利设计师,他们对于设计、对于美学上面的一些坚持。我之所以说每一张图都要有设计感,其实就是来自于他们认为每个东西都要好看的,不管是画图、做模型或任何的表达,都必须要有一个好看、Bello(意大利文好看之意)的坚持在上面。 

再回到我们场地,我们的场地其实并不算好看。但是这个工业区,它有一种陈旧的神秘感,它实际有点像是一个出土的工业遗迹。为什么说出土呢,是因为我们刚过去的时候发觉室内二、三楼的展场里面里面真的是非常的破旧:地板与所有的柱子都有破损,拆除的墙体还在地板留下许多基座的痕迹,就好像一个工业遗迹的出土现场一样。所以刚开始看到的时候是有点焦虑的,但后来把焦虑变成了一种兴奋,是因为发觉到我们干脆把这样的一个遗迹的质感做出一个更有特色的一个空间。 所以我们就跟宝拉团队一起发展室内展场的设计。室内展场设计我觉得可以去归纳成两种思路来做,一个就着它工业厂房的特性——粗犷主义(Brutalism)。所以我们在地上用了许多的水泥砖、水泥的铺面,还有沙子,去把所有的空间连成一体,也遮盖掉很多的破旧的痕迹。另外一个思路是极简主义(Minimalism),我们用许多纯白色的量体去作为展架以及展览的呈现。所以在这样的空间里面,我们想要把极简跟粗犷碰撞在一起,成为整个空间的特色。


展览现场

李青《霓虹标语》

3.2009年四月大巴黎计划展览开幕;2016年正式成立了大巴黎都会区的行政单位,用来推动大巴黎计划,2009年至今也是十周年了;计划现状如何?

这一次UABB盐田分展场展出了”大巴黎计划“,我个人认为是蛮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因为”大巴黎“其实是2009年做的,到今年2019年也过去10年了。在当时,巴黎召集全世界的顶尖的10个团队,来做的10个规划方案,可以说是一项世界创举。大巴黎计划的实现,背后其实是非常复杂,尤其在行政、立法与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之间的协调,在这10年来,真正经由”大巴黎“这个计划而落实出来的项目并没有很多。唯一一个现在大家都认可,也是一个直接称命名为”大巴黎“的项目,被称为”大巴黎快线“的交通运输计划Grand Paris Express,它最重要一点是把巴黎过去因为传统向心状的规划,而不能够被连接到的东北边跟西南边,这两个大的区域都属于城市的外围区域,经由交通快线把这两个区域连接在一起。这两个区其实西南边算是比较有钱的,东北边就是比较贫困的。所以这样的连接在某个程度上也尝试的去借由交通设施的建设,带给城市更均匀的社会资源,期待未来这个地方能够在贫富差距上面能够调配得更好。 这是”大巴黎计划“在到今年为止,最让人熟知的项目了。



建筑团队RUA ( 冯志锋、周建杰、张道铭) 的《对流》

4.开展前看到”打开保税区“单元的室外装置已经成型,你个人对展场改造的效果满意吗?

现在我们室外的空间装置有了一个初步的模样,我个人其实还是蛮兴奋的。我们都觉得跟效果图上面长的还蛮像的,也比预期中的好,当然事实上我们会希望它更好! 

这样的一个装置,我们背后其实也做了不少的工作比如空中红色布带的布料测试、功能的测试,还有结构上面计算等等。所以整体来说我觉得还是蛮不错的,大家也都是蛮喜欢的。 

另外一个我们还要补充的是:我们在开展之前还会在地面上做线条,所以在开展的时候应该这个项目会更完整。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地面上的线条,从入口把人引到我们的8号楼前面,然后再从地面上借由空中装置把线条往空间延伸,所以我期待到开幕的时候能呈现”打开保税区“最完整的效果。




【展览信息


2019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城市交互

主办单位
深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

2个主展场
福田高铁站及周边区域 和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9个分展场
盐田综合保税区沙头角片区、宝安国际艺展中心、宝安桥头社区、龙岗坂雪岗科技城、龙华观澜古墟、光明云谷、大鹏新区所城及较场尾部分区域、大鹏新区溪涌度假村、前海合作区



关于UABB

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城市交互”为主题,计划于2019年12月在主展场深圳福田高铁站和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幕。今年,展览包含 “城市之眼”和“城市升维”两个板块,将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空间与科技创新之间不断发展的关系。同时,深圳各区已确定9个分展场将与主展场联动,形成遍布全城的有机交互网络。




2019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盐田分展场

对流城市


主办单位
盐田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盐田管理局

协办单位
华润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关于盐田分展场

展览主题:对流城市(City of Streams)

展览时间:2019年12月23日-2020年3月15日 

展场地点:深圳市盐田区海山路沙头角保税区8号楼

交通建议:

从深圳机场出发:地铁11号线(机场站C口→福田站2B口)→步行306米→公交M191路(投资大厦1公交站 →盐田汽车站公交站)→步行209米→沙头角保税区

从深圳北站出发:地铁5号线 (深圳北站C口→怡景站B口)→步行144米→公交103路(怡景地铁站1公交站 →沙头角保税区公交站)→步行129米→沙头角保税区



318艺术网
编辑部




分享到:
[下一篇] 美术新闻 | “湘水余波——陈湘波作品展”在深圳市罗湖美术馆举行
[上一篇] 318报道 | “觉醒”带你穿越4个世纪,探寻西方宫廷珍宝背后的文化密码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