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艺术资讯 展览现场
318讯 | 刘博智“移民”影像展,呈现华人流散文化真实写照

318讯 | 刘博智“移民”影像展,呈现华人流散文化真实写照

此展在越众历史影像馆展至2020年8月30日

2019-12-29 16:20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谢云婷      浏览次数:10649



[318艺术网讯] 在所有的故事面前,照片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而照片是变革的“证人”,因为照片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照片可以定格时间,定格永恒,能把最美好的瞬间留住,能把历史串联呈现在世人眼前,直观性去感受时间带来的变化。



2019年12月28日上午11点,“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作为2019年越众历史影像馆(简称“影像馆”)年度大展在越众历史影像馆正式开幕。据悉,本次展览自2017年影像馆专家委员会年会提出至今,历时两年打磨,是影像馆“当代纪实摄影”系列的第二个摄影家个案研究收藏展。此次展览的作品通过独特的视角,多样的视觉呈现,向我们展现呈现华人流散文化真实写照,让观者直观体验移民时代变化。

刘博智,祖籍广东台山,1950年生于中国香港。1969年高中毕业后到加拿大求学。1971年到美国就读布鲁克斯摄影学院,并于1975年取得学士学位;1977年在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同年开始在堪萨斯大学教摄影直至荣休。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他在全球范围内追寻和拍摄一群早期移民海外的华人影像,至今从未终止。越众历史影像馆策展团队对摄影家刘博智五十年来的影像成果首次做全面梳理,精选400余件作品。此次展览主要分为两部分展出,一部分是以视觉优先的“人像”作品,一部分是以记录优先的“人文”故事,分别按流散的不同地域分为南美(古巴为主)、北美、东南亚与本土中国对比展出。既有历史与空间的宏阔性,又讲述了个体生命故事,展览除了摄影艺术价值之外,也为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补充了一些影像资料。



     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及嘉宾合影



越众影像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 黄丽平女士 主持开幕式



本次展览学术指导、越众历史影像馆学术委员会代表 李媚女士 致辞

刘博智先生从50年前开始,从自我出发,意识明确地拍摄海外华人的生活。50年啊,半个世纪!随着时光的流逝,他的拍摄一步步地深入。难得的是,他的镜头始终对准了普通人,对准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同时,刘博智先生不仅仅是一个拍摄者,他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他的拍摄对象的同行者。他一直在尽一己之力,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个人用50年的时间,追踪着这群人的生活。他已经成为这群人的代言者,而不只是一个进入者。 



摄影家刘博智先生(左)致辞,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小彦先生(右)为其担任粤语翻译

多谢这些唐人(华人)50年来对我的信任。他们的故事能够在越众历史影像馆讲给大家听是很幸运的。这些唐人故事虽然在外国都展出过,但是真正关心他们的故事的仍然是中国人。越众历史影像馆能够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做这个展览,他们的功德是无量的。感谢越众给我和这些唐人这个机会!



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宪先生为摄影家刘博智先生颁发收藏证书



中国美术馆原党委书记 钱林祥先生 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现场



  第一单元:以视觉优先的“人像”作品  

 跨越影像视觉与故事的边界,一次寻根探索与游历 





整个展览就像两层精心设计的剧场,从刘博智摄影作品中相对突出、独立,而且有力量的“人像”开始,带出摄影师自身的“移民家庭”故事,从而获得他这一生事业的出发点:自身文化身份的探索和“人为何要离乡”的追问,试图解开“金山梦”的真实内涵;二楼布展则远远超越了视觉层面,进入一个个血肉清晰的人物故事空间,互相关联,从时间到地域,勾勒出一幅宏阔又具体而微的早期移民及其后裔的生存图景。这些人,多是清朝中后期大移民历史背景中的华工后代。十几万华人劳工曾经一船一船地漂洋过海,九死一生登陆彼岸,像奴隶一样讨生活,一边努力营生、努力赚钱供养家乡的亲人,一边靠着顽强的生命力渐渐扎根,开枝散叶。与其说他们是主动选择的移民,更多的应该是被迫无奈漂泊的“遗民”。刘博智走访了他们的公社、工会、宗亲会、洪门等社会组织,拍摄他们的戏院、报社、药店和各式中西合璧的神龛,甚至存放他们无法归根的遗骨的墓地……一切都是关于华人基因流散漂浮的命运与顽强落地生根的生命力。对于自身身份和族群归属的疑问,一些答案就在里面。



多幅大型人像大胆采用了灯箱装置呈现方式,给人不得不直视的冲击和震撼。其中关于古巴人像,刘博智请他们和自己华人祖先的相片合影,没有相片的就将手放在胸前或闭上眼睛,然后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怀想瞬间。大部分被拍摄的华裔后人还有一点中国人轮廓,有的则毫无痕迹,不管是黑人白人黄种人,摄影师将这一系列的人像一律调成一个色调,不再强调肤色。夫妻、祖孙、兄弟、母女、父女等等各种关系,在统一的主题下表现出历经沧海桑田但依旧亲密温暖的血脉传承。



刘博智的作品展现了摄影家身上的创作热情和与众不同的洞悉力。自我身份和家庭成长环境也是他关注这个群体的天然驱动力。这些也深深影响了刘博智接触华人移民群体的广度和深度,镜头远远越过了视觉影像创作的框架,直面每个他遇到的人生故事,展厅二楼可以说是一个海外华侨故事集。有中国人的继子,没有中国血统,将继父破旧的黑白一寸相片放在钱包里二十几年,提起来便忍不住眼泪;有中国人的继女,会说中国话写中国字,能熟练背诵粤剧歌词,珍藏了好几本几十年前的曲本;有老华侨的古巴妻子说起故去的丈夫,仍赞不绝口——当地几乎所有和华人移民相处或生活过的古巴人,都对他们的勤劳,顾家,乐于助人等中国传统美德称赞有加。





  第二单元:以记录优先的“人文”故事  

 看不见的人群与值得看的日常 


本次展览策展人、越众历史影像馆馆长黄丽平女士(左)为深圳美术馆馆长张燕方先生(右)等嘉宾导览


策展人黄丽平表示,展览特地选用很容易就被一扫而过的词——“移民”来做名称,是有意让观众放慢一点速度去阅读这个词语,把“移”理解成一个动词,不只是修饰语,想象从十九世纪中期,大批底层人或逃亡、或被卖猪仔、或签不平等劳工契约,被“赶”进称为“浮游棺材”的船舱,历时几月,去“实现”这个动作的艰辛;再把“民”理解为主体,包括他们的身份思考。那么,这个平实的词,正是整个展览要呈现的内容。




刘博智的镜头对准的正是这个快被我们忘记的海外“遗”民,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其实是从未真实看见过的群体。十九世纪中期,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恰逢欧洲殖民大潮,美洲对劳动力迫切需求,华工被以非法买卖的手段向世界输出,其人数之众、历时之久,难以想象。



这些中国人到了异国他乡,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如何求生?出卖廉价劳动力几乎是唯一方式,但他们身上看到的并不只是穷苦与挣扎,更有顽强、乐观,甚至有生机勃勃的文化之花,以致在当地成为强大的华人文化影响和输出。原生的“底层基因”局限了他们融入主流社会、接触主流文化的能力,但中国人自古良好的适应性和包容性,让他们坚持了族群性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这些体现在刘博智在各个移民后代家庭中拍摄的各种日常家居细节中。彩瓷、塑料花……这些在我们眼中已经视为“乡俗”“土掉渣”的物品,在他们的家中却是珍贵得如同对故乡和祖辈的思念。正如布罗代尔所说的“日常生活的历史才是历史的真相”,这些通常是容易被忽略的日常。



他们保留着中华文化特色的家居细节、清明祭祖、关公崇拜等传统,就是展览中所呈现的“文化身份的认同”,而这种中华文化身份的选择,是“文化基因”下意识的自然选择,区别于同时期出洋留学,在中西两种文化撞击中,主观择取中华文化作为自身文化认同的另一个群体。这样的自然选择,明显存在于一个庞大而出身低微的群体之中,如此鲜活多样,但却不管是在海外,还是在本土,都鲜于记录和传播,这就是刘博智的影像让我们为之眼前一亮的原因。



当下大移民潮和“移民”二字产生的联想早已不同往日,从在地语境看,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外地人”比例之高,可谓当前国内城市前列。展览中这些被记录者心中的“国”,等同于我们大多数深圳人心中的“乡”;他们眷恋的国之旧物,类同于我们怀念年少时家乡的一切,由此便可理解,这些被记录的事物所呈现出那种种“过时”的面貌,如同我们回乡时找寻的那些儿时的感觉。只是过去比今时,条件太差;去国比离乡,归途更远,在急速流变的时代中抓住故土文化的冲动,兴许和每个人的情感一脉相通。

据悉,本展将展至2020年8月30日。




   展览信息  



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

展览时间:2019年12月28日——2020年8月30日

展览地点: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

主办单位: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

学术支持:蔡涛、邓启耀、顾铮、李媚、尚陆、王璜生、颜长江、杨小彦、郑梓煜(按姓氏拼音排序)

策 展 人:黄丽平

策展助理:许钰琪、梁秀青


318艺术网
编辑部


分享到:
[下一篇] 展讯 | 共生——在路上·2019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
[上一篇] 【讲座】 翟振明《作为逆向艺术的虚拟现实》| 四方沙龙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