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伪好物”的苏州片是什么?-318艺术网-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传播平台
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收藏投资 收藏指南
被称作“伪好物”的苏州片是什么?

被称作“伪好物”的苏州片是什么?

2018-05-16 15:27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柳梦洁      浏览次数:4606

“伪好物”一词源自北宋大书画收藏家米芾对一件传为钟繇《黄庭经》的评价。他认为这件作品虽然是唐代摹本,然而因临写极佳,遂以“伪好物”称之,肯定这件摹本的艺术价值。

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期推出了“伪好物——十六至十八世纪‘苏州片’及其影响”特展,展出作品48件。从特展名字和内容来看,都让人觉得颇为新鲜。



明黄彪《画九老图》(局部)



传明仇英《画连昌宫词》



传明仇英《乞巧图》(局部)


本次特展呈现一批颇具水平、制作于十六到十八世纪、与苏州风格相关的伪古书画作品及其影响。这类冠上唐、宋、元、明书画名家头衔的伪作,无论品质精粗,在近代笼统地被称为“苏州片”。由于它们被视为赝品,即使大量存在于公私收藏中,却长期受到忽略。



传宋张择端《清明易简图》(局部)


然而,题材缤纷且为数众多的“苏州片”,正反映出明末清初“古物热”与书画消费蓬勃的氛围。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明末清初“伪好物”,可以展现当时商业作坊如何以古代大师为名,进行再制,同时利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苏州名家的风格来响应这波需求,提供消费者对于著名诗文经典或讨喜吉庆主题等种种的活泼想象,打造出《清明上河图》《上林图》等热门商品。



传唐周昉《麟趾图》(局部)


“苏州片”原本属于商业性的仿作,然由于数量上的优势与不可忽视的流通量,反而成为明中期以来信息传播、古代想象与建构知识的重要载体。“苏州片”甚至成功地进入清代宫廷,直接影响到宫廷院体的形成,对绘画史的发展具有前人未曾关注到的重要性。

据笔记小说记载,明代嘉靖年间的宰相严嵩(1480—1567)父子非常想得到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便向官员王忬(1507—1560)索求。王忬于是请画师黄彪(1522—1594以后)摹造一本进献。严氏父子相当宝爱此画,将其视为收藏书画之冠。后来装裱匠汤臣向王忬索贿不成,揭露此卷为伪,严氏父子怀恨在心,最终借故诬陷王忬问斩。



传明仇英《西园雅集图》轴


这个“因画致祸”的故事有许多版本,牵涉到的人物包括宰相、官员、画师乃至装裱工匠,阶层来源复杂。故事中黄彪摹绘的《清明上河图》可说是“苏州片”里最热门的题材,足以代表当时社会各阶层共同卷入因“古物热”形成的“伪好物”商品消费的热潮。



传宋李公麟《画归去来辞》(局部)


苏州从明中期后,已成为江南甚至是全国的文化与时尚中心,苏样时装、苏式家具与器用、苏州园林与绘画甚至点心,都是各地竞相模仿的对象。由于当时江南经济繁荣,许多人都有意愿及财力收藏书画。在丰厚利益诱惑下,苏州当地出现不少古画作坊,甚至部分文人画家也加入了造假行列。



传明仇英《群仙会祝图》


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州片”可发现好几类风靡当时收藏界的热门商品。如《汉宫春晓》《百美图》一类对妃嫔宫中生活浪漫的想象;或是依照著名诗文制作的叙事性绘画,如根据司马相如《上林赋》描绘皇家狩猎壮盛场面的《上林图》;又如吉庆祝福意味浓厚的《群仙会祝》《瑶池献寿》等群仙图像;教养礼教伦常的《二十四孝册》《养正图解》等。

颜色鲜艳且细节丰富的苏州商业仿古作品,不但广受江南各阶层欢迎,也成为许多亲王与大臣进贡给清代帝王的礼物。

318艺术网
编辑部


分享到:
[下一篇] 黄笃:中国抽象艺术的境遇
[上一篇] 飘落在外的柳公权的孤本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