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艺术网-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传播平台-艺术家库-荆浩
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
荆浩
荆浩
荆浩     生卒年不详

荆浩,生卒年不详,字浩然,沁水(今山西沁水)人,一说为河南济源人。主要活动于后梁时期。中国五代后梁画家,是中国画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他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与他的弟子关仝在画史上合称“荆关山水”。荆浩出身于士大夫阶层,有诗才,“博雅好古,以山水专门,颇得趣向”(见《图绘宝鉴》)。身逢五代乱世,为逃避战乱和动荡不定的政局,荆浩选择了避世隐居的生活方式,居太行深处之洪谷,并自号“洪谷子”。荆浩的山水画取法古人之长,尝自言:“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图画见闻志》卷二)荆浩的山水画确是笔墨相兼,气韵飞动。他不仅长于实践,并且在绘画理论方面也具有独到见解,他在自己所著的《笔法记》(亦有研究者认为系后人伪托)中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六要”,既要创造出富有概括力的艺术形象,又要忠实于客观物象的存在,将理想与现实有机结合是其《笔法记》的核心。

其山水多以北方大山大水为描摹对象,作全景式构图,并“善作云中山顶,四面峻厚”,得雄峻之势,皴笔晕染,得笔墨之雅趣,谓为唐末山水画之冠。他的艺术影响力深远,有“宋初三家”之称的关仝、李成、范宽皆法自荆浩,共同构成了北方山水画派系。

荆浩传世作品有《匡庐图》轴和《雪山行旅途》轴两件。前者一般认为是荆浩真迹,后者则系传派作品。


《匡庐图》轴,五代,纵185.8cm,横106.8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为荆浩传世真迹,绘庐山景色,将五老峰、香炉峰、三峡、诸蠡等景巧妙构思融于一纸。相传周朝时有匡氏在庐山结庐而居,因此又称匡庐。图中山势挺拔,以全景构图,主峰高耸,其他诸峰渐次平缓,山间小路蜿蜒,草桥林木、屋宇楼台掩映其间。结构严密,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既具雄阔伟岸之势,又不乏细部精彩描绘。笔墨丰富而富于变化,皴染兼备,表现出山水的雄伟气势。